中新网9月29日电 几个月来,蔡国平的工作时间经常是从早上5时30分开始计算,加班到晚上12时,早已成为常态。
据“日本头条”报道,自打今年4月担任“一衣带水,共创未来”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晚会总导演后,蔡国平基本没有休过假。为了让9月16日的晚会得以完美呈现,蔡国平不仅担任导演,还兼任翻译、策划、甚至候补歌手。在他看来,参与这项工作是缘分,也是从事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二十几年来,最锻炼自己的经历之一。
第一次见到的外国人就是日本人
按蔡国平的话说,自打懂事起,他就跟中日友好捆在一起了。
蔡国平六岁时就加入了南京市小红花艺术团接受声乐训练。在那里,他第一次见到的外国人就是日本人。
“当时我学会了《拉网小调》《红蜻蜓》等一些日本歌曲。后来在南京各大涉外宾馆接待来华的日本代表团并表演给他们看。”蔡国平介绍,第一次见日本代表团时,对方彬彬有礼的感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,“演出过后我们会互换小礼物。当时我不会日语,但能感觉到他们很喜欢我们的演出。”
随着中日关系的改善,大量日本影视剧开始在中国播放。蔡国平对日本的音乐和文化有了更多了解。中国和日本文化存在一定相似性,这也让蔡国平萌生了要去那边看一看的想法。
1999年,蔡国平来日本留学。“我是学音乐出身,填写留学理由时,我就写‘用音乐搭建起中日文化的桥梁’。这句话也是当时不少人借用的写作模板,没想到自己后来真的在用行动促进中日文化艺术交流。”蔡国平打趣地说道。
获得日本大学电视导演专业硕士学位后,蔡国平自己成立了日本北极星文化传媒株式会社,主要从事中日文化艺术交流,大型活动策划制作等艺术工作。
文化交流才是双向拥抱之路
初到日本的蔡国平原本在一家华语电视台担任主持人。在他看来,如若长时间泡在华人圈子的舒适区中,并不能尽快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、了解日本人真正的生活状态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蔡国平拿到日本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合作单。蔡国平回忆:“起初我有顾虑,担心日语水平不能胜任这项工作。后来那边的负责人告诉我,我对日本文化的了解、站在日本文化的角度看待问题才是他们最为看中的。”
“不单单是日本人,要想和不同国家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好相处,需要熟悉对方的行事风格,工作方式、表达方式,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。”蔡国平说。
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,蔡国平到日本也差不多20年了。“我的人生也恰好进入50年的岁月。当时便策划了《故乡之恋,蔡国平个人演唱会》”。
在日本多年,蔡国平参与了很多活动,有很多与中日友好条约签订周年纪、中日邦交正常化周年纪直接相关。“我在其中做主持、做歌手、做导演,打内心感到荣幸。这些我都是自己选择尝试,喜欢去做的。”
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晚会中,近乎一半的节目将由中日艺术家合作完成。如今,文化间的“了解、体会、合作、融合”早已渗透至蔡国平对两国交流的理解里,下沉到他参与编导、设计的节目中。(完)
查看更多关于【日本新闻】的文章